(接上文)
二
口岸是一扇窗户。入境第一关,传递出的每一个细节都极其重要——专包机食品安全,不容小觑。
此次出席亚信峰会的政要专包机架次众多、时间密集,为准确掌握风险点和关键环节,空港检验检疫部门专门召开了包括3家涉及专包机配餐的航食企业负责人及质控主管参加的峰会专包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会,认真评估流程布局、卫生管理、应急预案等50余项指标。
除了部署专项工作,还强化了巡查力度。
在生产现场、候机楼等重点场所,上海检验检疫部门积极布控,加强食品安全监督巡查,并配备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车,对瘦肉精、农药残留等13项常规项目开展快速检测,从原料初筛、食品成品或半成品、加工关键点控制、SSOP控制评估、装运过程等各方面进行全过程监管。
海纳百川,开放的上海、开放的中国,笑迎八方来客。近年来,从奥运会、世博会、世游赛等重大国际活动保障和国外政要贵宾专包机等重大活动及要客餐食保障工作中一路走来的上海空港检验检疫人,每每加班加点在第一现场,时时监控在任何一个关键点,每年还多次举行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利用价值百万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车等科技手段,提升保障水平,一次又一次圆满完成各项保障任务。
三
5月7日上午,一次严谨、紧张的现场演练在浦东国际机场5号坪展开。
上海机场局航检人员与上海市外办、机场安控、联检单位、指挥中心、机场地服等部门合作,进行了一次亚信峰会保障模拟演练及现场踏勘,全程模拟了5号坪专包机检验检疫保障流程。
航空器检疫,也是入境检疫的一个重要环节。每3分钟就有一架出入境航班在上海浦东、虹桥机场起降,平均每天500余架次。这是2013年上海空港口岸的数据。
光看数据,就可知工作量之“巨”。如果完全依靠人力进行登机检疫,光日常航班的检疫工作量就让检疫人员捉襟见肘。
因此,电子化手段凸显其使用和优化意义。自2011年7月起,上海检验检疫部门创新地将现代化无线电通讯技术运用到国境卫生检疫工作中,逐步开展入境航空器电讯检疫工作。
这是对传统检疫模式的有效补充,而非削弱。风险控制、分类管理在电讯检疫中的熟练运用,可以保证快速通关的同时,做到科学管理、严格把关。
诚信是基础。上海检验检疫部门对提出申请的航空公司进行严格审核评定,开展定期不定期的评估,对其资格进行动态评价,并与航空公司加强沟通和后续监管,督促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根据疫病疫情的特点,还将不同航空公司、不同航线进行风险分级,对高风险地区航班做到重点监控、心中有数、及时预警,在国际上有重大疫情流行、国家质检总局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对该航空公司所属相关航线的入境航空器暂停电讯检疫,恢复登机检疫措施。
登机检疫少走一步,却足足节约了近三分之一人力和物力资源,所以越来越多航空公司加入了申请开展入境航空器电讯检疫的队伍。目前,上海空港口岸共有5家航空公司获批实施入境航空器电讯检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