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口岸大数据  /内容
口岸大数据
上海检验检疫局机电中心浅析多环芳烃的使用现状
发布日期:2014-04-21 14:07
  

    多环芳烃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小至樟脑丸,大至塑胶玩具、汽车轮胎等,无数日用品的制造过程都使用多环芳烃类物质作为重要原料。由于其潜在的环境危害和生理毒性,欧盟于2013年底立法限制了玩具及儿童用品等轻纺消费品中的6种多环芳烃类物质(PAHs),规定玩具及儿童护理产品所含有的单个多环芳烃类物质不得超过0.5毫克/千克,其他产品不得超过1毫克/千克。该法规是目前世界上首部有关消费品中多环芳烃类物质的限制法规。
    多环芳烃是什么?有什么毒性?
    一般来说,分子中含有两个以上苯环的有机物都属于多环芳烃。最常见的多环芳烃类物质是樟脑丸中的萘(双环),无毒害。四环到六环的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多存在于橡胶和塑胶制品中,也可能存在于各种油漆涂料中,这些化合物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性,它们尤其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会造成严重危害,包括影响儿童神经发育、体格生长和导致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等。由于其毒性、生物蓄积性和半挥发性使其能在环境中持久存在,多环芳烃也被列入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消费品中多环芳烃分布的调查
    2010年,德国联邦风险评估所(BFR)对8类消费品(电子电气产品,把手、手柄类产品,运动健身器材,玩具,与身体紧密接触材料,其他与皮肤接触产品,轮胎,其他产品)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每类产品中均含有一定的多环芳烃。以轮胎类比例最大,34%的样品多环芳烃含量超过10毫克/千克。
2011年,丹麦环保部检测了20种玩具含有多环芳烃的情况,其中9种产品含有多环芳烃,童车轮胎的含量达到法规限量的数百倍。需要注意的是,丹麦环保部抽查的20个样品中有11个是中国制造,占55%。这说明我国国产消费品存在多环芳烃类物质超标的风险。
    多环芳烃的检测现状
    目前,国内消费者尚不十分熟悉“多环芳烃”,也不清楚其可能带来的危害。但事实上,我们的生活早就渐渐被其包围。上海检验检疫局机电中心轻工消费品实验室6年来的检测结果表明,不仅在各种塑料制品、聚脂涂层布料、耐磨橡胶垫等日用品中检出过欧盟立法限制的6种多环芳烃类物质,甚至在儿童常用的绘画颜料中也存在其身影。由于目前国内尚未对多环芳烃类物质在成品中的残留量立法限制,对其的检测也仅止于数据收集,这些可能造成环境和生理危害的日用品还是进入了流通领域。目前,欧盟已经打响了对战多环芳烃的“第一枪”,期待我国相关部门也跟上脚步,立法对日用品中的多环芳烃类物质进行限制,以更好地保护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昨天在沪举行签约揭牌仪式。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会见了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一行。 李强对中国建设银行长期以来积极支持参与上海城市发展建设表示感谢。他说,当前,我们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实施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围绕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中国......

[查看详细]
    后台管理    |     联系我们    | 公安部备案号:31011502016759 沪ICP备2002180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