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口岸大数据  /内容
口岸大数据
2012年上海检验检疫局十大亮点工作回眸(三)
发布日期:2013-01-17 09:25
  
十大亮点
与新华社合办的大型图片展寄托了广大市民对检验检疫工作的深切期望

  关键词 | 两岸经贸、农业合作、输台蟹苗、食品安全

  在党的十八大召开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俞正声同志在中华绒螯蟹蟹苗输台专题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感谢国家质检总局和上海局为两岸经贸合作作出的贡献。2012年1月5日,上海海洋大学大闸蟹蟹苗生产繁育基地向上海局提交蟹苗输台申请。为确保蟹苗按时输出并如期投放,该局迅速完成了与台湾检疫部门的协商、蟹苗养殖场的考核注册、蟹苗抽样、疫情检疫等工作,快速、准确、全面地实施了检验检测。仅用7天时间就完成了首批2.4万只蟹苗输台检验任务,得到国家质检总局和上海市台办的高度肯定。2012年,上海先后有5批共计33.7万只蟹苗在检验检疫部门的保障下顺利输台。11月,在台湾苗栗县经过近一年养殖的72只中华绒螯蟹返沪参加了“王宝和”杯第六届全国河蟹大赛,荣获“金蟹奖”。不到一年的时间,输台蟹苗实现了成功“移居”和入市供应。这是大陆首次对台湾地区进行农业科技合作与援助,成为两岸农业交流合作的典范。

  作为中国进口菲律宾水果的主要口岸之一,上海口岸在进口菲律宾水果中多次发现有害生物。2012年5月2日,国家质检总局下发《关于加强进口菲律宾水果检验检疫有关问题的通知》。上海局严格按照总局部署对菲律宾水果截获的有害生物进行鉴定并实施最严格的逐批安全风险检测。截至12月底,上海口岸共检验检疫进口菲律宾水果1743批、80280.12吨、货值4684.34万美元,其中销毁235批、13308.21吨不合格水果,货值714.90万美元,彰显上海检验检疫的执法把关能力和成效。

  近年来,上海局打出的提升检验能力、强化风险防控、强化企业履行进出口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等一系列“组合拳”,出击食品安全热点难点问题,力争“检得了、检得快、检得准”,对相关进口食品等实施的微生物、理化等“常规通查”逐步向特性、功效等更精深的“专查”演变,让口岸检验检疫传统的“安全、卫生、健康”把关得以进一步向“环保与反欺诈”领域延伸,从而使消费者对关注的进口食品安全问题更有信心。




 





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昨天在沪举行签约揭牌仪式。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会见了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一行。 李强对中国建设银行长期以来积极支持参与上海城市发展建设表示感谢。他说,当前,我们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实施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围绕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中国......

[查看详细]
    后台管理    |     联系我们    | 公安部备案号:31011502016759 沪ICP备2002180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