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口岸大数据  /内容
口岸大数据
风从东方来—上海检验检疫局强化口岸软硬件建设纪实(二)
发布日期:2012-08-20 09:01
  

风,无影无形,小可吹皱一江碧水,大则拨云见日,可谓变幻、灵动,却又威力十足。在某种程度上,这和上海以活力和变化著称的城市特质有着几分相似。

    近年来,随着上海国际航运和贸易中心建设的加速推进,上海口岸频吹高歌猛进的东风,多项指标稳居世界第一。国门前沿、大风过境,上海检验检疫人紧紧抓住检验检疫综合能力关键不放松,不断夯实口岸软硬件建设之基础,在“变”与“不变”的音符中迎风展臂,跳出了与腾飞的口岸共成长的“盛装舞步”。

    诚信成风

    去年,上海港实现货物吞吐量7.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3,174万标箱,两项指标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口岸进出口贸易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空港完成检验检疫进出境航空器17.6万架次,人员2,454万人次,均居全国首位。

    在宏大的规模、数字背后,是看不见的口岸检验检疫工作面临的巨大压力。在可预见的未来,就算依托智能化的信息化手段,上海口岸有限的检力资源也很难应对与日俱增的进出口贸易量。

    有没有一种新的监管手段,使广大贸易主体不敢、不会进而不愿做有违检验检疫法律法规的事情?

    致力于推行出口工业产品分类管理多年并取得丰富实战经验的检验处团队想到了诚信管理。在构建以产品分级和企业分类为核心的二维监管模式中,信用监管成为五种差异化管理手段之一,也是产品品质最好、诚信状况最好的企业才能享受到的。“诚信体系要与分类管理相结合,企业得到实惠,才有动力”。上海局副局长董超说。

    事实证明,信用管理在实践中运用天地广阔。上海局经全面考察评估,授予新联纺进出口有限公司为上海首家“信用管理企业”,一举使得该企业出口产品的平均交货期缩短3天。据测算,企业一年节省的成本超过400万元,利润率和竞争力都因此大幅提升。

    良好的示范效应催生了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要求加入质量诚信创建行列。6月8日,在 “传递信任、服务发展”主题日活动上,上海通用等25家企业成为上海局免办CCC诚信企业,同时,沪上27家认证机构向社会公开诚信承诺,自觉接受监督。

    作为深入贯彻《质量发展纲要》的举措之一,上海局下半年将全面启动新一轮全国进出口企业质量诚信创建活动,使更多的优秀企业能以“高品质、讲诚信”获得“缩流程、快通关”的真实惠。

    从善如流、诚信成风,这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倡导的“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上海价值取向不谋而合。

 



 





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昨天在沪举行签约揭牌仪式。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会见了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一行。 李强对中国建设银行长期以来积极支持参与上海城市发展建设表示感谢。他说,当前,我们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实施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围绕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中国......

[查看详细]
    后台管理    |     联系我们    | 公安部备案号:31011502016759 沪ICP备2002180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