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半年,上海检验检疫局已连续从2批来自意大利的甘蓝种子和1批日本的白菜种子中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油菜茎基溃疡病菌,涉及重量1,171.86千克,货值108,558.2美元。上述货物均已做销毁处理,但进境种子携带油菜茎基溃疡病菌风险不容忽视。 油菜茎基溃疡病菌是油菜上最严重的真菌病害之一,主要危害油菜、白菜、甘蓝、芥菜等30余种十字花科植物,致病力极强,能引起植物茎基溃疡、植株倒伏和死亡。目前,该有害生物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欧洲等油菜主产国,我国尚无分布信息。据了解,从上海口岸进口的这几批种子拟在长三角地区种植,可播种面积大约2.3万亩,所以这些染疫种子如果流入生产环节,疫情传播风险巨大,给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造成的损失将不可估量。 民以食为天,农业丰收的基础是具有高品质的种子。对于种子来说,种传病虫害严重危害种子健康。种传病原的基数一般较小,但引起的病害范围却很广,病原的有效传播率高,有些种传细菌、霜霉菌和锈菌的种子带菌率仅需万分之一到千分之一,就足以在一个生长季节内酿成病害流行,并且种传病害一旦传人,将更难以治理,更难铲除。 因此作为检验检疫部门我们应该加强进境种子的检疫,严防有害生物传入,保证种子质量,维护农民利益。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由于蔬菜种子一般进口量小、种类多,货主需要检疫部门快速出具结果。而目前方法不完备,隔离种植耗时长,急需高效快速的检测方法进行初筛或确认。二是要对从事进境种子的生产经营企业实行备案或注册登记,加强溯源管理体系的建设。为保证进境种子疫情截获的准确性,检验检疫部门应该开展种植期的疫情监测。这就需要了解进境种子的流向和种植地等信息。实施对从事进出境种子的生产经营企业实行备案或注册登记,可以强化种子贸易的全过程的监管,有利于隔离检疫等措施的开展。三是要加强染疫种子的召回措施的研究。与内检部门联合,形成统一的种子监管平台,强化对入境种子的调运、种植等各个环节的控制,一旦在隔离种植和疫情监测过程中发现疫情可以及时召回染疫种子,防止疫情扩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