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7日上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召开亚太营运商计划推进会,对亚太营运商计划启动一年来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并对未来的实施推进进行展望与讨论。推进会上首批加入亚太营运商计划并获得了集团总部对其发展定位为亚太营运总部或营运中心正式授权的20家跨国企业与自贸试验区管委会签署了亚太营运商计划政企合作推进计划书。
亚太营运商计划是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的一个功能性项目,是自贸试验区总部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集贸易、物流、结算功能为一体的实体运作的亚太区营运中心及营运总部,也是一项长期和动态的企业发展培育计划。它在现有总部经济的基础上,通过跨国企业以自贸试验区为枢纽的贸易订单、物流分拔、资金结算在亚太区乃至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管理,促进其区域订单中心、供应链管理中心和资金结算中心在亚太区形成,完成统筹国内、国际市场,统筹在岸、离岸业务,统筹贸易、物流和结算环节的运作模式的建立。
亚太营运商计划是自贸试验区贸易便利化提升的一个重要载体。亚太营运商计划瞄准国际水平,提高贸易便利化程度,其本身就是以开放促改革,形成倒逼机制,在解决企业发展的实际问题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贸试验区的国际化运作水平。同时,在培育亚太营运商的过程中,政府的行政方式、管理水平和工作方式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将更加突出服务型政府理念,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构建适应企业发展实际需求的贸易便利化政策支持体系是亚太营运商计划推动企业整合能力提高的关键。亚太营运商计划自2013年初启动,管委会、相关职能部门及开发主体形成合力,完成了首批20家试点企业未来几年发展规划及其实现亚太营运的相关政策需求的调研,梳理企业提出的共性和个性化的一系列问题及政策诉求,反复研究、深入探讨,制定相关解决方案及措施,并选择企业进行试点,实施个案突破,完成实际操作,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如:改革监管流程,提升空运快速出口功能,使试点企业同类空运货物的出口通关速度可达世界先进国家同等水平;参照国际先进管理方式,为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探索企业货物信息数据与海关监管系统实时互联;创新自贸试验区与部分长三角地区的特殊区域之间的便捷转关模式,发挥自贸试验区推动上海辐射长三角乃至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在全国率先试行商品检验原产地证书转签服务;深化国际贸易结算中心功能创新,实现外汇试点账户结算、融资、理财的一体操作;推出亚太营运商企业外籍人员口岸签证等便利措施;等等。
目前,许多世界著名跨国企业对自贸试验区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有意加入亚太营运商计划,整合其亚太区业务,体现出自贸试验区对跨国企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将根据首批亚太营运商企业需求,进一步研究制定一批共性的贸易便利化政策和措施,逐步推出落实。同时,随着更多跨国企业加入亚太营运商计划以及跨国企业整合市场及战略布局的进程,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也将不断调整亚太营运商计划的内容,凸现其动态的发展定位,逐步将跨国企业的功能整合从中国区扩展到亚太区,促进企业的离岸贸易、离岸结算业务快速增长,运作模式不断丰富,推动亚太营运商计划成为自贸试验区贸易监管制度和金融制度创新并服务实体经济,提供可试验、可操作的功能平台。
自贸试验区管委会、驻区相关职能部门及开发主体的领导以及20家亚太营运商计划试点企业及其集团总部代表出席会议。